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活动

新作丨城市的文化传承:烟台市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改造项目

日期:2024-06-24 发布人: 浏览量:1444

640.png

640 (1).png

所城里是烟台最早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卫所城市之一,是烟台这座城市的根脉,展现了烟台自明朝时期,海防抗倭的守御卫所文化。所城里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做工精美、工艺精湛,这些建筑不仅蕴含着历史的情感,同时也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

走过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所城里见证了过往,对未来也同样充满期待。烟台市政府确立“一体化建设、一体化保护、一体化运营”的思路,立足传承“城市之魂、文化之根”,打造文化旅游特色的经济区、商业区和旅游目的地,建成后的街区以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居住商贸等功能于一体,汇聚文化与人气,为烟台增添新的神韵。

640.gif

640 (2).png

烟台所城里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南大街东段,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海患朱元璋奏准批建奇山守御干户所,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作为现代烟台城市的发源地,所城里是全国范围内整体保存最好的一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明代海防千户所城。设立之初作为守御千户所,直属山东都司,具有极高的军事战略地位。自建立后,没有发生重大倭寇侵袭事件,基本处于安宁太平时期。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废除奇山守御千户所后改立奇山社,从此军变民地,官兵解甲,多改业从事渔农工商。后来张、刘两姓干户后裔大兴土木,建造民宅,逐渐把军事所城改为居民生活区。

640 (3).png

1.空间格局

所城里是明代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存建制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军事所城。其中,街巷、城墙遗址等遗存仍保留了所城之初的建制格局,历史空间格局整体保存完好,也是所城里最大的价值体现。

所城选址在沿海平缓地带,地势相对平坦。受中国传统礼制和“里坊制”的影响,规制齐整,平面呈规则的方形。十字形主干道分别通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担负着城内和过境交通的作用,同时将所城分成均匀的四部分,成为聚落内部各区块的天然分界线。

《登州府志》载:“奇山守御所城,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城墙周长约1175米,高约7.2米,宽约6.5米。城门为砖砌拱门,上书“宣化”,门上建有城楼。城墙外侧设护城池,宽约12.5米,深约3.3米。

目前留存的城墙遗址、地名、街巷,反映了当时城中的主要建置,街巷的尺度、所城的肌理基本得以保存,真实反映了历史发展轨迹。

 

2.历史环境要素

所城除历史空间格局清晰由十字大街分隔成了四个部分,而每个部分又由不同时期的院落组成,院落的肌理、建筑形态都保存了原有历史形态和历史信息,因而院落是所城最重要的历史环境构成,也是保护的核心所在。所城范围内,现有建筑大部分都保存较好,保留了烟台本地特有的材料、工艺做法。按照建筑价值属性以及保存情况,又分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建筑遗址等等。

640 (6).png

1.街巷肌理的保护

传统街巷是整个所城的脉络,以十字大街为主干道,与主干道相连的支路或平行或垂直布局。设计中对原有街巷的肌理进行梳理,分类别进行保护:(1)原有街巷保留较好的,严格按照原有的格局进行修缮;(2)后期有增加的违建,改变原有格局的,最大限度的进行调整,恢复原有街巷;(3)为满足现有消防规范,利用现有空地,增加人员室外疏散场地。设计最终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原有信息,直接和清楚地展示最根本、最久远的城市轮廓与结构。

640.jpg

640 (1).jpg

640 (2).jpg

2.院落原始型制的保护

院落布局作为所城的灵魂,对院落的传统布局研究是设计的重点。所城里中院落和北方大部分院落基本类似,主要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在这两种院落型制的基础之上,依据用地条件,也出现了多种院落变种,如三合院窄院、三合院分东西两院,四合院带前院等。

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多是规则的正长方形。根据八卦和风水定向,正房坐北向南,倒房坐南朝北,两厢东西相对应,正房与厢房之间留有夹道,以利通风、透气、采光,两厢南墙之间置一横墙,将院落一分为二,中间设置二门衔接沟通两院,以增加院落的层次感院落设置过道大门与街道相通,置于倒座房东第一间或第二间,影壁置于东厢南山墙,与过道大门内对应;正房后、厢房与正房、倒房之间外围套墙,形成了一个封闭、规整、静谧的院落。三合院的布局与四合院接近,部分是少了一侧的厢房,更多的是没有了靠近入口的倒座房,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一个前院。

3.建筑分级保护

设计中综合考虑现状建筑风貌和建筑质量评价,把建筑的保护和整治方式相应的分为三类:对于文物建筑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进行全面修缮;对于历史建筑应保持和延续原有的建筑特色以及使用功能;街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建筑群和单体建筑的高度、体量、用途、色调、建筑风格应当与历史街区内和文保建筑、历史建筑风貌相协调,与原有空间景观相和谐。

 

4.建筑技艺的传承

所城里历史街区民居的结构多是木构框架与砖石墙体相结合的形式。外墙的重要部分,比如墙角、门两侧、檐口与窗户周边等处,采用青砖精砌,外墙的底部和山墙的墙身等处采用石材垒砌。石材的应用在山东胶东半岛一带较为多见,运用技术也极高,有经过精细加工而形状整齐的,也有粗放垒砌的,各种形式皆有其理,各具风格。

640 (7).png

640 (8).png

640 (9).png

在“新旅游”时代的当下,挖掘历史文化街区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让价值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设计的过程中,深度重视如何盘活街区潜力,让街区散发出新魅力,以“文物保护促旅游”的模式,价值体现和民众需求相结合,让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真正融合。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让城市“火”起来。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